——高純度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研究與分子機制解析
一、產品特性與質量控制
1.1 多肽基本信息
序列:H-Tyr-Gly-Gly-Phe-Met-OH(甲硫氨酸腦啡肽)
分子量:573.7 Da(MALDI-TOF驗證)
純度:≥98%(HPLC,C18反相色譜)
儲存條件:-20℃干燥避光(穩定性≥2年)
1.2 生物活性驗證
檢測指標M5675結果文獻參考范圍
μ-阿片受體親和力IC??=12.8 nM10-15 nM
半衰期(血漿)2.3分鐘1.5-3分鐘
細胞穿透效率>80%(10μM)需載體輔助
1.3 產品優勢
低內毒素:<0.1 EU/μg(LAL檢測)
同位素標記可選:13C/1?N全標記(定制服務)
二、實驗方案設計
2.1 受體結合實驗
復制
1. 膜制備:
- 轉染μ受體HEK293細胞,差速離心獲取膜蛋白
2. 競爭結合:
- 加入3H-DAMGO(1 nM)和梯度濃度M5675(0.1-1000 nM)
- 4℃孵育90分鐘
3. 檢測:
- GF/B濾膜收集,液閃計數儀測量
數據分析:
用GraphPad Prism擬合抑制曲線(非線性回歸)
2.2 細胞功能研究
cAMP檢測方案:
復制
1. 預處理:Forskolin(10 μM)激活AC
2. 加入M5675(0.1-10 μM),37℃孵育15分鐘
3. 裂解后ELISA檢測cAMP水平
鈣流測定:Fluo-4 AM負載,共聚焦實時監測
三、數據解讀與問題排查
3.1 預期結果
典型劑量效應曲線:
EC??≈50 nM(cAMP抑制實驗)
最大效應>70%抑制率
3.2 常見問題分析
現象可能原因解決方案
活性顯著降低多肽降解(反復凍融)分裝單次使用量
非特異性效應血清蛋白干擾使用無血清培養基
細胞響應延遲內化作用緩慢預處理細胞4℃ 30分鐘
四、技術問答(Q&A)
Q1:能否用于體內實驗?
需聯合 DPDPE(δ受體拮抗劑) 阻斷非靶向效應,推薦劑量0.1 mg/kg(小鼠i.v.)
Q2:與抗體檢測的兼容性?
需選擇 非序列依賴性抗體(如Anti-ENK抗體,Cat. AB1565)
文檔優化建議:
插入 【受體信號通路示意圖】 標注作用位點
添加 凍融穩定性測試數據 曲線圖
關鍵步驟用 ??警示框 標注(如"避免酸性緩沖液")